今天, 在眾多新聞的一角,
有一個 中和秀朗街的 火災報導,
一家洗衣店發生火災, 波及上面的民宅...
那家洗衣店就在我家的後面巷子...
據說, 一個25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因此喪生...
新聞不過花了2分鐘的時間播報..
但對於那女孩, 或者她的親人,朋友們...
卻是一個無法抹去的傷痕...
再次提醒大家一下,
尤其是住傳統公寓的朋友們,
滅火器, 逃生路線, 煙霧警報器, 鐵窗留逃生用的小門...
這些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個燃燒實驗的影片,
測試在佈滿可燃物的房間, 火勢延燒的狀況...
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反推回來,
想想我們到底有多少時間可以逃生??
另外附上第二段的 Q & A ,
希望我們都已擁有足夠的消防知識了...
當火災發生時,您發現火災要逃生時..卻發現門外或陽台邊...
高溫和烈火從門缝或陽台口鑽進來..
這時候你要趕緊把門縫塞緊..千萬別開門到窗口呼救或是打119求救?
A:當然是.
B:當然不是.
C:奪門而逃和關門都可以.
D:要看家裡門窗和牆壁的材質和火流和濃煙在哪燒逼過來
再決定怎麼逃生.
問題二:
當火災發生時,用濕毛巾掩住口鼻,請問毛巾弄濕了要不要擰乾?
A:當然要.
B:當然不需要.
C:都可以.
D:要看當時狀況.
問題三:
火災逃生時若沒有濕毛巾只有乾毛巾..要不要灑泡尿?或吐口水弄濕毛巾?
A:當然要
B:當然不需要
C:都可以
D:要看當時狀況
問題四:
家庭中最重要之消防安全設備是什麼?
A:滅火器
B:緩降機
C:煙霧探測器
D:緊急防煙面罩
E:消防緊急照明燈
解答如下........
問題一:
當火災發生時,您發現火災要逃生時..卻發現門外或陽台邊...
高溫和烈火從門缝或陽台口鑽進來..這時候你要趕緊把門縫塞緊..
千萬別開門到窗口呼救或是打119求救?
A:當然是.
B:當然不是.
C:奪門而逃和關門都可以.
D:要看家裡門窗和牆壁的材質和火流和濃煙在哪燒逼過來再決定怎麼逃生
在火場應變技巧中,有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實用之保命方法-關門,
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在蘆洲大火發生時,經統計發現
關起大門或因溫度太高無法打開大門者
28戶,共計95人,21人受傷,74人未受傷,傷亡百分比約為22%;
貿然打開大門
6戶,共計21人,其17人受傷,一人死亡,傷亡百分比約為86% ;
另外九十三年七月十日在宜蘭嵐峰路發生
一起三人死亡的火災,也是因為屋主逃離火場求救時,
未將房門關上,致濃煙竄入,妻小逃生無路。
在許多火災案例調查中,發現「關門」的動作可以有效阻隔火勢,
如果在室內逃不出去,將門關起來,可以將火勢阻隔在外,
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如果起火點在屋內,逃離家門時將門關起來,
可以將火勢侷限於屋內,減緩火勢的延燒速度,方便其他樓層的人
逃生,這個基本的火場逃生觀念,請大家告訴大家,隨手「關門」,
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
公寓建築物,只有一座樓梯,梯道間已充滿濃煙,大門出不去,
所有窗口又被鐵窗封死,現場又找不到任何工具可破壞鐵窗時,
怎麼辦?
很多火災現場,如果消防硬體設備如探測器、滅火器、撒水系統
正常堪用,消防軟體管理如製作家庭逃生計畫、定期演練逃生計畫、
鐵窗留出口等作為,均非常完善,相信發生火警傷亡機會不高,
我們比較擔心的是上述這種情形,沒有為災害事先做好準備,
發生火警時逃生無路,只能坐以待斃嗎?
答案當然「不是」。
或許這是一個非常艱困的處境,但是要相信消防隊,每一個消防
隊員都不會坐視生命從眼前消失,只要您想辦法讓消防隊發現您,
並為消防隊爭取更多搶救時間,您的生命還是有可能重見光明..
因為樓梯間充滿濃煙,代表火應該是在您所處樓層的下方,
不是在您的屋子裡,所以這時候您應該立刻拿濕毛巾塞住門縫,
防止濃煙進入,為消防隊爭取搜救時間,然後跑到靠大馬路之窗口,
揮舞明顯物品呼救或利用大哥大打一一九通知值勤人員您所在位置,
請他轉知火場指揮官,如此作為,您還有一線生機,因為在如此
險惡的環境下,沒有人敢保證一定能夠全身而退,只能盡力而為,
所以我們還是強烈建議鐵窗要留出口,一樓鐵捲門要留出口,
為自己保留一條退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事前發現家中的逃生
問題,在災害發生前救設法解決,做好萬全準備;
設置獨立式火警探測器,儘早發現火警等不需花費太多金錢,
就能提供物超所值的安全作為。
但是..以上的關門救命技巧還有一個前提..
你的房間四面牆壁必須不是和室..要是鋼筋水泥結構.
而且門也不能是浴室那種有通氣閘的塑膠門或是空心的木合板門..
那個沒有任何防火時效.得是實心的木門.而一旦火焰和高溫的濃煙
是從陽台侵入屋內..請確認門外的溫度是你可忍受的..
火和煙還不大尚稱安全的狀況之後..立即逃出.
往頂樓(相對安全區)跑或樓下(絕對安全區)跑..
問題二:
當火災發生時,用濕毛巾掩住口鼻,請問毛巾弄濕了要不要擰乾?
A:當然要,不然還沒被煙嗆死先被水嗆死,
這真的要怪政府以前宣導錯誤,只說要將毛巾弄濕也沒說要擰乾
問題三:
火災逃生時若沒有濕毛巾只有乾毛巾..要不要灑泡尿?
或吐口水弄濕毛巾?
A:當然要
B:當然不需要
C:都可以
D:要看當時狀況
第一,那種緊急情況要灑得出尿也難,
第二,火災逃生時間是三分二十五秒,難道要花兩分鐘
在那邊灑尿嗎??
第三,專家說乾毛巾和濕毛巾的效果沒差多少,
第四,尿很臭。
火場逃生時間三分二十五秒,不知依據為何?從實際燃燒實驗,
一般從探測器動作,知道發生火警後,大約只有一分鐘左右的
逃生時間。
發生火警時,乾毛巾和濕毛巾都可以用。過去傳統的觀念,是火場中
可以利用濕毛巾來協助自己逃離火場,因此大家就推論出乾毛巾
不可以用,導致很多人面臨火災時,因一時之間找不到水,
無法將毛巾弄濕,就放棄了利用毛巾幪住口鼻的逃生技巧。
事實上,火場中的濃煙,除了有毒的氣體如一氧化碳,氫化氰外,
還有一些高溫的碳粒子,否則一氧化碳、氫化氰都是無色劇毒性
的氣體,濃煙理論上應該是透明的,而今天煙之所以會是黑色的,
都是這些碳粒子所造成。而這些高溫的碳粒子,亦是火場中的
殺手之一,當碳粒子的溫度達一五
會使肺部的肺泡被燒破,造成無法呼吸,因而喪命。
所以今天火警時,利用毛巾幪住口鼻協助逃生的要領,最主要是
防止高溫的碳粒子進入肺部,濕毛巾既然能將碳粒子阻隔,
乾毛巾也有同樣的功能,只是濕毛巾多了一個降溫及更佳之
吸附碳粒子的效果。因此,大家萬一遭遇火警時,在分秒必爭的火場
逃生中,不要忘了自己隨身穿著的衣物,就是最好的防護器具。
問題四:
家庭中最重要之消防安全設備是什麼?
A:滅火器
B:緩降機
C:煙霧探測器
D:緊急防煙面罩
E:消防緊急照明燈
以半夜12點到凌晨6點人數最多,這段時間一般人都在睡覺,
而人在睡夢中嗅覺是沒有反應,另外造成人員死亡火警的建築物高度
在一至五層之件數最多,佔九十一%,而這些建築物大都屬於
不需設置消防安全設備之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及老舊低樓層之建築,
且這些死亡火災有七十八%以上為建築物外面人員所報案,
從這些資料顯示這些死亡火警,主因為住宅中的居民無法第一時間
知道火災發生.
結合美國防火專家Dr. Frank的主張,我們可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獨立式住宅用探測器是五層樓以下非公眾使用建築物中
最需裝置的消防安全設備,如果今天我們無法得知火警發生,
就算家中備有許多滅火器或緩降機,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所以強烈建議沒有火警自動警報系統之建築物,
應立即設置獨立式住宅用探測器。
---------------------------------------------------
以上QA資料來自 烈燄赤子--分享赤子的心血結晶
影片為 狂人--消防可以不一樣 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