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片, 叫 " Babel " , 台灣譯名為 " 火線交錯 "

主打明星布萊德彼特, 凱特布蘭琪...

如果把它當動作片來看, 最後大概會覺得失望吧...

Babel 一名,來字於聖經中 "巴貝爾塔"的故事,

故事中, 有一群人想蓋一座通往上天的塔,

以證明人類是無所不能的,

當上天知道之後,

便將人們分送至世界各地, 並改變了他們單一使用的語言,

使這些人們, 從此不再溝通,不再交談....


電影從摩洛哥的偏遠小村開始,

一位父親向友人買了一把獵槍,

並交給兩個十來歲的兒子,

讓兩個兒子在荒原中爭相試用那把獵槍,

買槍是為了讓兒子在看管羊群時,

能嚇走在一旁覬覦的胡狼...

當日,兒子們為了知道獵槍能射多遠,

便對著懸崖下正在行駛的巴士開槍,

沒想到卻真的射中車內的美國觀光客...


故事轉到美國,同樣身為兒童,

小男孩的世界卻截然不同,

用童言童語,向出門在外的父親訴說著

在教室中被寄居蟹咬到手指的過程...

因為父母皆不在家,小孩交由墨西哥籍的褓姆照顧,

褓姆原本隔日已請好假,

準備回到墨西哥參加自己兒子的婚禮,

卻未料雇主臨時無法回來,

在自己找不到人代為照顧的情況下,

索興帶著小孩回到墨西哥參加喜宴.

就在狂歡一整天後, 

返回美國途經邊境檢查哨時,

與警察發生了誤會... 

這名褓姆與兩名小孩,

被朋友丟在邊境的沙漠中....

到了白天,因小孩缺水身體不適,

褓姆拼了命在沙漠中尋找經過的車輛...

以為終於找到救援的時候,

面對的卻是邊境警察冷漠的搜身,

將她以入侵美國邊界為由逮捕.


第三個故事轉至一對感情降到冰點的美國夫婦,

跟著一團觀光客來到一處鳥不生蛋的沙漠中,

遊客們戴著遮陽帽,太陽眼鏡,擦著防晒油,喝著可樂,拿著相機,在一處休憩,

兜售物品的小販則穿梭其中...

就在巴士轉往另一據點時,

妻子卻莫名其妙中彈,

由於附近荒蕪沒有醫院,

當地導遊將他們帶往自己的村莊,

當巴士駛進村莊時,

遊客們見到當地的居民,與他們生活的地方,

而居民也以陌生的眼神觀看這部遊覽車上的老外...

丈夫經由當地導遊的協助,與美國大使館取得聯絡,

就在同時,同車的人卻因為害怕被當地人侵犯,怕熱昏,要吃藥等理由...

拋下這對夫妻,駛離這座小村莊...

此外,就在老婆大量失血,等待救援的同時,

美國政府則對外宣稱這是恐怖攻擊,

由於當地政府堅稱只是在地搶劫事件,

使得救援行動遲遲無法開始...



最後一站,來到日本東京,

一名思春期的聾啞少女,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愛,

跟著朋友喝酒,嗑藥,甚至表露身體...

卻始終填補不了心中的空洞與寂寞,

最後,

她把白天尋找她父親的警察請到家中,

向警察解釋母親的自殺,

是她親眼見到的,

與他父親無關.............

然這並非她要他來的本意....

她只是希望能在他身上,得到一點慰藉,一點關愛......


四個主線, 都從一點意外作為開端,

兒戲般地朝車子開槍,只是為了參加婚禮,或寂寞得不能自己,

他們擁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膚色,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文化,

卻因為意識型態,誤會,隔閡,

使的劇中人物走向某種悲劇...

父親聽不到女兒內心的叫喊,夫妻之間的冷戰,

警察看不到褓姆對小孩的疼愛,

人與人間, 不自覺地築起一座高牆,

我們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許多事情,

很多時候人們很容易只在自己築起的塔裡看別人,

即使我們擁有相同的語言,相同的土地,

卻總是要擔心自己說的話,會不會被誤解,

害怕別人在自己背後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東西柏林的圍牆早已倒塌,

然都市叢林中,那道無形的圍牆似乎越來越高...

很多事情好像越來越複雜,誰跟誰好,誰是哪一邊的...

付出會不會被當成理所當然?

當好人會不會讓人以為好欺負?

他的笑容是真的還是裝的?

真實的感情原本單純而純粹,

事件本身多半也是單純可辨的,

常常是人心讓這一切走向不可收拾的局面...

我常在想,

無法隨心所欲表露自我是為了什麼?

身懷戒心究竟是在防範誰的傷害?

我們是否一定要躲在某種面貌之後生活才可以?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靠近別人,

想要看到真實的面貌,

是否得先讓自己拿掉那副有色眼鏡,

得先讓自己築起高牆倒下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cky_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