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崎峰活動中心. 入口處 )

 

夜裡的活動中心十分寂靜,

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

就在我熟睡之時,

地板突然往上一震,

透過睡袋直接傳進骨頭裡,

整個活動中心發出巨大的低吼,

窗戶不停抖動著,

此時大通舖的女孩們幾乎都被震醒...

地板像卡住突然放開一般往下墜,

接著觸底似地又往上彈,

上下顛了幾下之後,

一切又化為平靜...

幾秒後,

房子又開始左右晃動.

此時大多數的人都停在原地不敢亂動,

我則忙著用眼睛掃視中心哪個角落結構比較安全,

只要一有狀況就可以往那裡跑.

當我掃視到身後時,

發現有個師姐, 已經邊唸經, 邊躲到桌子底下了...

( 不過那桌子結構還蠻脆弱的 )

 

當地震整個結束之後,

我的心跳才無法控制地加快...

因為這時腦袋才慢慢清楚起來,

心想要是來個破壞性的地震,

活動中心2樓的大面地板,

一定第一個垮,

找牆角躲應該會比較安全吧?

但旁邊的窗戶要是全給震下來該怎麼辦?

嗯...是不是應該用睡袋護住身體....?

至少躲在建築物的周圍,

到時人家要挖, 先被找到的機會是否比較大...?

腦袋裡不自覺地思考著這些互為矛盾的答案,

思路越變越清楚....

看看手錶,

才清晨五點鐘,

有些隊友走到走廊上觀望一陣,

有些人則和隔壁床的隊友小聲地交談著,

也有許多人, 繼續沉入夢鄉, 把握睡眠的時間.

 

躲進睡袋後,

只要一想到等下還會不會有更大的地震,

就沒辦法安心, 只得半夢半醒到天亮.

 

我想,

在多數人的生活中,

夜裡能睡在安穩的床上,

白天搭各式交通工具去工作,

要吃一頓飯,

或者家裡有人打理,

或者在街上林立的餐館解決,

便利商店是24小時的,

永遠不怕物品匱乏.

心情鬱悶時可以看電視,唱歌,上網, 找各種消遣來放鬆...

所謂生活的基本需求 -- 吃, 喝, 拉, 撒, 睡,

可說一應俱全.

雖然總會有人會抱怨工作,感情不順,

但至少有工作的人有收入,

不工作的人,

還有時間預知米缸多久之後會見底.

 

而那些受災相當嚴重的災民,

基本的需求幾乎被剝奪殆盡,

當他們睡在床上時,

是否會想起家園被毀滅的那一刻?

當外頭下著雨時,

是否擔心土石流將再次襲來?

當他們每天從收容中心的床上醒來時,

是否會想起自己已經一無所有?

還有那些再也見不著的家人,親友?

工作還在嗎? 會不會連工作的地方也被埋了?

當各種救災行動隨時間冷卻之後,

留下來的人終將自己面對問題.

別人起床後, 是趕著去上班,

他們起床後, 是否會發現自己無處可去?

當人一停下來什麼事都不做時,

是否會感到恐慌,

對未來充滿迷惘?

何處才是他們安身立命之處?

他們能依靠誰?

 

如此想來,

我所能給的,

也不過那千分一毫,

極其渺小.

對災民而言,

真正需要的絕不是派人到災區去,

跟災民握手,慰問, 傾聽心事還是道歉就足夠的.

他們需要更實質的幫助才是.

如果有人因為看到太多長官,媒體而突然發飆,

我完全能理解他們的心情,

就彷彿有人以他們的痛苦為舞台,

踩在上面用力地表演一般.

 

早上, 用完早餐之後,

大家在廣場準備出發.

 

這照片約莫可以說明志工隊上男多女少的情況.

 

早上我們有10個隊友負責這家阿公阿嬤的家, 清理完後, 房子裡很乾淨,房子外仍一片污泥.

 

趁休息時,佩佩還幫阿嬤按摩, 看來阿嬤很滿意.

 

阿公拿著慈濟的便當話匣子一開, 整個停不了... 連阿嬤都聽到睡著...

 

轉移陣地時, 隊友會自動排隊前進, 因為前人走過的路肯定是安全的.

 

有個小女孩正拿著菜瓜布幫忙清洗, 因為平安無恙,才能在這幫忙吧... 如此說來, 施是否比受更有福呢?

 

在林邊鄉內走動時, 發現有許多這樣的小廟. 信仰是否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光林村, 一個物資存放點, 也許這裡也有你捐出的愛心呢...

 

右前方這兩位,是本隊的靈魂人物.

Eva姐是志工隊領導, 男生是桃縣府社會局的人, 找吃,找住,找民宅掃地,全都靠他.

左前方的平房, 屋主和志工正在努力清理, 見到我們到來, 他想道謝卻木納地吐不出隻字片語...

 

有個同學正從民宅內涉水出來與大家集合.

 

當水位比雨鞋還高時, 泥漿就順勢淹沒腳丫子.

 

等待.......   我們不是等著收工, 就是等著開工.

 

 

這次我們在林邊停留五天,

第一天到達時已過中午, 只花一兩個小時整理完衣服就休息了,

第五天清理完我們留宿的活動中心之後就北上了,

所以真正上工的時間只有三天,

然這三天裡,

平均工作時間, 每天可能少於5個小時.

我相信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我們隊上,

林邊的街上,

到處都看得到一批一批的志工團在移動,

有的聽說進到某一戶民宅後,發現那一帶正在停水,

於是又退回集合點...

 

有次我們步行時剛好與一個志工團錯身而過,

我正巧聽到對方有人說,

" 就那間好了啦, 那間看起來蠻嚴重的! "

另一個隊友回說,

" 那間很嚴重耶, 那個要用小山貓比較有用吧? 要不要再去找找別的? "

原來他們也在找目標...

 

又或者, 當我們進到一民宅時,

發現這民宅同時有我們跟另一個組織的志工團在清理,

兩個志工團,加一加約二十多個人,

全塞在一間房子裡工作....

是因為房子大多清完了,

志工太多,

所以大家在這搶工作做嗎?

如果真是這樣,

怎麼到現在, ( 9/12, 我救災回來後的第18天 )

媒體還在報林邊的淤泥清不完?

 

有人說, 募集物資資金 從來就不是問題,

問題永遠都在 分配不均 上打轉.

救災除了組織的運用(人力, 團體整合)

另一項重點應是資訊站的成立,

如此才能知道哪裡有需求,

有哪些人力, 物資可以提供.

在此我想特別感謝兩個網站的成立,

一個是 PTT 鄉民發起的 PTT Emerengcy 

此網站分為 救援物資集散網, 志工招募資訊, 莫拉克颱風災情網等分站,

在水災初期,

有些災民透過手機傳簡訊給外縣市的親友,

( 因基地台毀損, 所以電信訊號微弱, 電話打不出來 )

親友再將訊息 po 上網站尋求援助,

鄉民見到需求,

就訂出物資匯集地點,品項與時間,

大家自動出錢,出力,

蒐集好後再想辦法送到該地.

透過雙向資訊的交換,

災民 與 救災者

能快速連結,

減少災民等待的時間, 或發生送錯物資的謬誤.

 

另一個是 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

這是由十個宅男於 8月9日 熬夜成立的網站,

理由是

"  由於災情狀況繁多,災民需求繁雜,災害訊息缺乏有效整理,有鑑於此,長期致力推廣資訊科技於社會運用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在網路上自發性地架設此網站,旨在利用新興資訊科技,協助政府與民間快速掌握風災狀況,跳脫既有的官方回報系統,採用社群回報機制,由下而上直接匯集民眾訊息,迅速有效整理群眾智慧,提供政府與民間參考。"

同樣是雙向溝通 (web2.0) 的網站,

民眾可隨時將訊息放上去, 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擴散,

更有趣的是,

後來內政部消防署, 台南縣府, 屏東縣府, 高雄縣府還請他們義務支援, 放官方消息上去.

目前兩個網站都還在運作中,

雖然現在資訊的質與量已經降下來了,

但在救災初期, 發揮了相當大的功用...

反觀最應該做資訊整合的單位 - 政府,

我只查到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裡頭只有 "組織介紹" ,

告訴我們政府有防震大樓,有很好的救災硬體,軟體可以用...

標準的 " 宣導網站 " ,

你想求救? 連個電子信箱都找不到...

更找不到88水災相關資訊...

 

到底是沒有心? 還是沒能力?

全世界都在看,

台灣人民都在看,

往後的時間還很長,

歷史是政府所編的,

但我想經歷過的每個人,

一定對這個世代有自己的論斷.

天災是不可期的,

但身為人,

我們應該自我期許,

在做每件事之前,

想想什麼是對的,

什麼會害人流離失所,

好的政策, 不該是用人命換來的.

另外,

也要感謝這過程中,

為災民盡心盡力的各個志工,工作人員以及公務人員,

在災區時,

我見一個臉曬的黑黑,嚼檳榔的大哥,

熟練地操作著小山貓,

不停地將污泥往砂石車裡倒,

他臉上專注而驕傲的神情,

是我忘不了的.

別以為自己是無名小卒,

也許哪一天,

你就是人們最需要的那個人.

另外,

我也希望能有機會在此生見到,

那個能讓人民仰賴, 大有為的政府.

 

最後,

我希望 天祐台灣!

因為台灣仍舊美好如昔.

 

 

 

 

 

---   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cky_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