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guess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really.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我想這真的是個簡單的選擇題, 是要忙著活著,還是忙著死去


今天偶然又看到電視上重播著 " 刺激1995 " ,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直譯為 肖申克的救贖 )

至今看來, 仍然覺得相當棒,

故事主線由一大銀行家 - Andy , 因謀殺妻子及其情人遭判刑入獄,

因其性情與背景與多數受刑人不同, 使他在獄中成為特立獨行的人,

就因其獨特, 一開始反倒成了箭靶, 常被修理,施虐...

另一男角 Red, 則很早就進了監獄,

每每在假釋審查會上, 表演自己如何痛改前非,悔不當初...

結果總是遭到駁回, 繼續吃他的牢飯...

另一個對比角色,老好人Brooks,

反倒得知自己要被釋放了,

發瘋似的拿起刀子要殺自己的獄友,

每個角色都有著深沉的背景, 但影片卻不沉悶,

經過導演的巧手安排, 幾乎沒有冷場,

短短兩個小時, 看盡人生道理.

Inside or Outside , 哪裡是監獄, 哪裡又是自由之地?

有時連我自己都不確定是身在哪個場域...?


預告. 多年後, 再看也不膩的電影.


u from dearducky on Vimeo.




13年後, 摩根費里曼 演出 一路玩到掛, ( The Bucket List 直譯為 待辦事項清單 )

很常聽別人問說, 如果你只剩下 x 天, x 個月,

那你會做些什麼?

前陣子, 我同朋友出去玩,

恰巧就有一個朋友是這樣的狀況 -- 因病所剩時間不多,

對他而言, 那真的不是個夢幻般的問題,

朋友除了臉色有些蒼白, 人十分消瘦, 口袋露出藥盒之外,

說實在他仍像個健康的人,

同我們吃飯,出遊.

只不過, 聊的話題總不知覺地圍繞著生與死.

以前我曾看過一本書,

它寫道: 頭腦總是想著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越到後來, 我真的越是這樣覺得...

我想, 對他而言,

生命這件事也變得相當難以忘記了吧...

不管是誰, 若想起自己生命有期,

也許也會跟他一樣,

不停地思考著生前生後的問題吧.


The Bucket List 的開端,

就是兩老被醫生宣告, 所剩時間寥寥無幾...

而這片最有看頭之一,

就在於 傑克尼克遜摩根費里曼 兩個老人的高超演技,

誰會想看兩個老人聊人生道理?

偏偏 傑克 演的老人 又超討人厭的,

有錢,刻薄,自大,臭臉...

但看久了又覺得他是個活生生, 有血淚靈肉的人...

費里曼 在劇中則是個完全稱職的父親,

為了生計到老還在修車廠當黑手,

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 他努力拋開責任, 只為成全自己的夢想... 


若你的生命只剩一點時間,

你會做些什麼?

看著那位朋友, 我一直在思索...

事實上, 每個人都會到達終點,

那個問題說實在的, 真的一點也不虛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cky_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